除修家谱外,人们思念家乡、怀念祖先或联络家族感情,也会踏上寻根这条道路。
对于寻根来说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首先寻字就告诉我们,根不是轻易找到。即使能找到,也会因为路程、费用、时间等各个方面影响,进展不是那么顺利。
不少姓氏宗亲,在寻根的路上遇到不少挫折,或者没有找到方向。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五种寻根的方法,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。
1、通过家谱、口传、碑文、文献资料寻根
有些姓氏朋友,先辈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。由于时间间隔太久,找不到来源。
这个时候需要查找家谱了,没有家谱的人,可以看下图书馆或者当地姓氏宗亲有没有保存。大多家谱都会记载姓氏迁移来源。
若家谱也没有,可以问问长辈,通过口传的形式知道自己的家族来源。
还可以寻找下以前的墓碑,对于始迁祖墓碑不少都会有原籍记载。
另外,也可以通过一些科举考试文献和家族档案查找来源。清代的进士名录里面就有许多进士人名和家世,从始祖到科考人这一代都有记载。
一些档案馆对名人的家族资料也有保存,里面可能就有提到这个人的祖籍地。
2、通过微信群、网络求助寻根
知道来源的姓氏朋友,又因为路费、时间等多个因素无法实现寻根。可以通过姓氏微信群找到自己的家族人士,进一步了解情况。
不知道来源的朋友,也可以通过姓氏群咨询相关宗亲。还可以通过网络求助,如:联系查谱网帮忙寻找。
3、通过墓志寻根
由于迁居时间久,地名变更或不详,找不到来源。如: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,但是那里就留下一棵树,无法找到以前的迁居地。这个时候怎么寻根呢?
有一个方法可以实现,但是这个方法几乎没有人敢用,那就是找到墓铭志。在古代,一些墓葬里面大多都有一些墓铭志,特别是官员和重要的人物几乎都有。
现实生活中,因为拆建等工作,就找到过不少墓铭志。墓铭志上就有记这个人的祖籍,甚至家族来源情况。
4、通过媒体电台寻根
有的姓氏宗亲自己无法找到来源,又没有费用去支撑。可以联系电视台协助寻找。国内有一些电视台有专门的寻根栏目,不妨联系试试,或许有一些收获。
5、联系专业的寻根机构
在北京的一些地区,有专门的家谱姓氏馆,里面就有提供寻根服务。
寻根通常会需要时间,人工、差旅等费用。通常收费很高,多则几千过万。这种方式适合于有经济条件的姓氏宗亲。
以上是五种姓氏寻根的方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寻根是一个漫长的工作,不能着急也不能盲目。有的,不仅仅是通过网络了解,得去现实中寻找,还涉及到人情世故。